您现在的位置是:改换门楣网 > 热点
两广慢火车最后的“担担军”
改换门楣网2025-07-31 17:20:47【热点】3人已围观
简介上午9时40分许,广东湛江开往广西南宁的K9314次列车缓缓前行。“荔枝是早上五六点刚摘的。”车厢内,湛江廉江市河唇镇龙湖村人罗燕芬正回应询问的乘客。她守着两个装满荔枝的大竹筐,脚边是一根扁担。10时
上午9时40分许 ,担担军广东湛江开往广西南宁的两广K9314次列车缓缓前行 。“荔枝是慢火早上五六点刚摘的 。”车厢内,车最湛江廉江市河唇镇龙湖村人罗燕芬正回应询问的担担军乘客 。她守着两个装满荔枝的两广大竹筐 ,脚边是慢火一根扁担 。
10时53分,车最列车停靠玉林站。担担军这位年过五旬的两广短发妇人挑起百斤竹筐冲下车——这是她挑着岭南鲜果闯广西的第十个夏天 。当天与她抱着同样目的慢火的“担担军”有8人,而在5年以前高峰时,车最这个群体逾百人,担担军“以前列车过道都放满货物 ,两广廉江很多人去广西卖水果 。慢火”罗燕芬说 。
扁担悠悠,挑起一个家庭的生计;列车缓缓 ,载起千百个家庭的致富梦。而今 ,物流快速流转,列车风驰电掣 ,“担担军”的家庭已步入小康,他们带着广东人特有的豁达进入人生新阶段。
车上车下的温情
早上6时许,河唇镇横窝村村民吴乃远提着胶桶穿行在番石榴林间 。两个半小时后 ,他将两筐超百斤的鲜果搬上摩托车上,穿上印有“果农志愿者”字样的绿马甲 ,载着妻子黄桂平驶向河唇火车站 。
“番石榴在河唇10块钱3斤 ,玉林能卖五六块一斤。”吴乃远比划着数字,扁担压弯的脊背像一张弓。9时05分,检票进站,吴乃远挑着140斤水果通过人行天桥,在列车停靠的4分钟内 ,将两筐水果妥善安置在火车上,然后快速离开 。和罗燕芬一样,黄桂平将独自一人,带着自家水果 ,乘坐K9314次列车去往玉林。
在列车停靠的4分钟内,吴乃远将水果挑上火车,然后快速离开。
这是当地典型的家庭分工模式,丈夫留守家里负责果树栽种、采摘 、联络收购商等事宜,妻子则挑着水果到外地售卖。所以列车里的“担担军”以女性为主 。
从河唇到玉林 ,硬座票价为18.5元 ,多年未变 。2012年以来 ,铁路部门坚持开行低票价 、站站停的公益性“慢火车” ,覆盖22个省份、停靠691个站点。截至2024年 ,全国铁路系统尚有81对“慢火车” ,K9314是其中之一 。
吴乃远身上的绿马甲,由玉林车务段河唇站发放。“这些水果很重,上车需要过人行天桥,河唇站又没有修电梯,所以就给果农的家属发放了马甲 ,他们帮忙把水果挑上天桥,送上列车。”玉林车务段河唇站长朱元东解释道。但对于这一做法,他也有自己的顾虑 。按规定 ,没有车票的旅客不能进站 ,“现在没有站台票了,按规定是不允许他们送站的”。近年来,前往广西售卖水果的“担挑客”少了 ,且人员较为固定,车站的工作人员都十分熟悉 ,面对果农的实际困难,车站灵活处理,采取了发放绿马甲的方式 。“车站还会提前与接车员沟通,确保送站的家属安全出站。”
河唇站人行天桥暂未开通电梯 ,果农需人力挑运。
此外 ,对于“担担军”携带的超重、超体积的水果筐 ,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大多会给予宽容与理解 。“他们靠这个吃饭 ,我们不能太死板 。”列车员小李说道 。当罗燕芬搬不动果筐时,乘警会默默接过扁担;偶尔应乘客需求售卖 ,被列车员看到并制止后 ,罗燕芬也会笑着和列车员打招呼 ,双方像是老熟人一样互相理解 。“经常坐这趟车的乘客知道我们是卖水果的,在车上就会来找我们买 。”罗燕芬说。“我每个月都会从坐这趟车回玉林,有时就在车上顺便买点水果 。”一位来自玉林的乘客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,“他们很朴实,卖的水果也新鲜 ,价格还实惠 。”
“车上的人我们基本都熟了。”黄桂平和同伴们偶尔交流下最近的水果行情 ,偶尔也会和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搭话几句 。
对于“担担军”携带的超重的水果筐,列车工作人员大多会给予理解。
一个人的集市
约10时50分,列车驶入玉林站。“以前有人去来宾 、贵港,现在基本都在玉林下了 。”罗燕芬边说边整理好竹筐,准备下车 。车站外,早已有熟悉的“摩的”等候。
为了避开竞争,“担担军”们坐上“摩的”,四散而去,单打独斗,错位售卖。他们默契地避开同伴的轨迹,像经验丰富的猎人划分领地 。“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 ,如果扎堆卖 ,看到哪家生意好了,心里难免不舒服 ,干脆各卖各的。”几位“担担军”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,大家分散,也不易引起口舌争端。十几二十年下来,每人都已拥有自己的“固定摊位”和熟客 ,知道哪个市场的价格更好,哪个时段人流最旺。
单打独斗的智慧在细节里闪光 。黄桂平熟门熟路抵达大北路口,把拳头大小的淡黄、粉色番石榴摞在高处 ,“玉林的街坊就爱这软软糯糯的口感”。罗燕芬将鲜红的荔枝小山似地堆着,翠绿的荔枝叶被水一淋 ,显得更鲜。